close

耶嘿~真是好久不見了各位鄉親(鞠躬)

 

 

 

 

 

 

 

 

 

 

 

 

 

 

 

終於想要認真地寫這篇文章了,我思考好久究竟該怎麼來描述這一路的心路歷程才能夠表達我的認真,我對彩虹愛戀的認真。首先,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腐女,曾擁有過一片屬於自己跟男人們的小天堂;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維持了好長的日子,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構想著自己故事裡的男人們,那愛恨痴嗔的坎坷、那自我掙扎到最後忠實情感的糾結情懷,每天都不去擔心生活的現實面,忠貞的雙魚座個性,所以現在每天睜開眼都必須面對現實生活的真實面,老實說我也就認了。


人生在某個階段出現了轉折點,我走進了充滿真實感的生活,每天面對生老病死、打不完的抗生素、抽不完的老痰、做不完的醫囑還有一輩子都寫不完的紀錄,還有永遠插不進去的靜脈留置針;開始與人類有新層面的接近,充滿感謝的臉、厭惡的臉、表面上說謝謝你暗地裡卻捅了你幾百萬刀的看護,也許也就這樣一輩子了。人生就如此地枯燥乏味了。再也沒有人可以跟我侃侃而談那些過去美好時光,也不再大聲嚷嚷我是個腐女,在職場我只是個世界觀被打得很開的人。


可是有時候就算真的累到快往生了,我還是會很想再看看那些曾寫過的文章,那些曾證明我活得很快樂的過去;周遭的人不再是過往那些能跟我在速食店大喇喇地翻閱BL漫畫的人,多半無法理解,一個男人跟一個男人,究竟能擦出什麼鬼火花?難道真實世界的男女情愛還不夠浪漫?不夠動人情懷嗎?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變成這樣。


那就來重新檢視一下我的人生吧。我是在一個有著虔誠基督教信仰大家族長大的女孩,從小到大我從沒遇過或是見過同性戀,我的性向正常,喜歡男孩,我也很喜歡男女間的情愛;長大之後,來到國中這混沌又曖昧的青春期,擁有人生第一台電腦,開始了解什麼是花樣般的少年,初次體會到台灣跟日本的距離只是一台四方形的盒子後,我的世界觀大門輕輕地被推開了。


那時候我仍是直的,上網也是看男女的言情小說(老實說那時候我覺得能在網路上看小說好厲害),直到有一天,當我看完某一篇偶像團體架空的小說後,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他在寫男生跟男生嗎?」


涉世未深的青春期少女,面對小說情節裡同樣對自己的性向感到混沌模糊的少年,文章裡描述的心路歷程彷彿說的也是我,明明面對的只是四方形的盒子、毫無生動氣息可言的文字敘述,為何也會讓我如此心跳加速?臉紅不已?


我的世界觀,似乎又被打得更開一點了。


從此之後,男女之間的情愛對我而言只是浮雲,比浮雲還要輕飄、無視,我一頭栽進美少年之間的曖昧、內心的悸動,我也看了人生第一部同志戀電影。只是很偶然的一天晚上,睡不著,轉著轉著剛好看到馮德倫跟吳彥祖主演《美少年之戀》,我彷彿感受到我的任督二脈被打通了,整晚亢奮地睡不著覺,暗自祈禱那些都是真的。


開始了沒日沒夜地研究網路上的同人小說、漫畫,跟謎片,當然,我也曾經歷網路被切斷的悲慘日子,幸好我爹爹沒多久就接回網路線了。在那之後自己的生活發生驟變,在驟變的同時我開始嘗試著自己寫小說;那是我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我把失去的痛苦一點一滴地化為文字,試著忘記人生其實有多痛苦,放任自己在毫無結構的故事情節裡糾結,我把對於人生所有的不滿與憤怒,化為一個一個不同的故事角色、背景設定,然後我發現,這樣做會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失去父親的那年,我在網路的同人世界裡卻一鳴驚人。
那年我十四歲。


這年紀脫口說出所有人都驚呼,是怎樣的原因能夠讓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寫出如此纏綿悱惻的故事?
老實說,我不知道,也許是人生吧。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究竟哪裡好看,我國中寫的作文好像不是很好、國文造詣好像也很差,我也不知道,那些人口中的好看究竟是哪個點。其實至今我也還是不怎麼了解,我想大概是言詞使用很生活化吧。


然後我就踏上了腐女一途的不歸路了。


可是漸漸地,我對於男男、耽美不再僅限於花樣般的少年,因為即使是腐女,我的內心仍僅存一絲理智,那些再美好不過是我們構想出的虛擬愛情。


我想要更真實的真實感。


於是我開始關注網路上那些勇敢出櫃的同志,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篇故事。他們從不含糊、從不輕描淡寫自己的每一篇章節,他們只怕沒人肯付出同樣的情感去描述;有些故事坎坷得讓我心疼、有些卻甜得讓人發膩,更多更多的是,他們被迫要去承受因為勇於面對愛情卻必須狠下心拋棄親情。然後我才發現,要在真實的世界裡從櫃子裡走出來,真的,真的很不容易。


在這個時候我的世界觀已經很開了,因為實在開得很誇張,以至於有些人都會問我:「那如果哪天你發現你老公其實是同性戀,你會接受嗎?」、「如果你兒子是同性戀呢?」、「如果妳女兒是同性戀呢?」諸如此類如此哭杯的問題。


就個人而言,我的答案這麼多年從沒變過,我會很生氣。我會氣我的先生居然不早點告訴我活該死在櫃子裡出不來,好了快告訴我你現在看上哪個男人我幫你;我會很認真地跟我兒子說:告訴我不是因為我房裡滿書櫃的漫畫誤導你,還有,你是攻還是受?好不要告訴我我知道你是受;我會跟我女兒說:你媽當年也交過幾個,彼此彼此。


其實跟無法出櫃的同性戀結婚我也樂意,因為我只想要孩子,然後如果我老公可以每天在我面前跟他男朋友晃來晃去我也爽。
這就是我的世界觀。


其實我也曾跟我媽說過:「其實我有交過女朋友。」
為此被碎念了好幾年。


嘿,看到漂亮身材好的女生誰不會心動?我覺得那是基本生理反應,在街上看到正妹我也會多看她幾眼,但我想我應該還不能稱為雙性戀。因為我對女人還是沒有情慾上的渴望,只是單純喜歡正妹而已;念書的時候曾分不清這種感覺、然後吃了一點苦,曾經造成的誤會害我到現在對某位同學內心都還有陰影。我並不是真心地喜歡她,就真的只是因為很正所以口無遮攔地亂說話而已。



然而這一路走來,不可否認我也曾跌倒過。


如果沒有走過這一回,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原來自己的人生可以被兩個素昧平生的男人影響得如此深刻,他們在真假難分、光采亮麗的圈子裡生存著,他們笑起來如此燦爛、他們的表情如此陶醉,他們無視於外界投射在他們對彼此的敵意;那種感覺很像,很像他們在一個安全的泡泡裡,謔笑那些以為他們是彼此最大的敵人的傢伙。
感覺那個身高較高的傢伙會說:「真是一群笨蛋哪。」
而站在他身旁的男子哼笑了一聲,反將他一軍,「你又有多聰明?」


卻有了那麼一天,他們不再走在同條路上、不再待在泡泡裡,他們各自走上另外一條路上。那天,整個世界一片嘩然,也許他被追問了一整天關於對方閃電結婚的事情、想知道他的心情,而他只是微笑著不語,他無疑地成為了事務所的擋箭牌;而我卻有著那麼一種感覺,那些記者彷彿戲謔般的笑容。


於是我體會到了,其實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事情,他們暗地裡都知道並且等著看好戲,有些被隱藏許久的真相若在一夕之間必須攤在陽光下強逼著去面對,那將會如此的難堪。


這一跌,其實跌得不輕,有時候我會懷疑自己對於他們的信仰是否真是場錯誤?但這一路我都挺著赤西,義無反顧地。因為我知道龜梨,若不是他真想表達出來,你是怎麼也深入不到他的腦袋裡,而赤西卻是那個恨不得把自己的真實面呈現給眾人的人;他曾說過自己不是偶像。這句話伏筆伏了好久、好多年,在最後他終於爆發了。


他不要穿著別人指定要他穿的鞋、他不想說出別人事先擬好稿子的台詞、他不想擺出別人期望他做的動作,他唯一想要的,只是將最真實的一面呈現給那些真心喜歡他的人。
如果這麼說,難不成龜梨甘願這樣嗎?


在事情走過最顛峰的時刻,龜梨才真正鬆口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那個永遠都是個惹人心疼的傢伙。
我慶幸在那些風波過去後他們仍保有聯繫。
如果要說是誰促使他們被迫著分離,我想,那應該是人心吧。


他們打破了我曾堅持以為愛情必須美麗的玻璃,卻為我砌起了愛本包含著人心黑暗面的堡壘。

 


最終,他們可否真的相愛過?
我想,答案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回歸到腐女的本質上,那些漫畫跟小說根本就是必需品,謎片也是。去問問那些兄弟姊妹,每個來我家睡覺超過兩天絕對都是被我污染的對象,一開始他們完全無法了解我為何會喜歡看男生跟男生做愛,我表妹還說:「插屁股不是很痛嗎?」
對不起我沒被插過我無法回答你。


但那種心情就跟男生喜歡看一樣,我覺得這種感覺是平等的。他們一樣有校園劇、病棟系列,還有很普通的聊著料著就開始了;一開始,我也只是很普通地追著那些好看的男生們,然後慢慢地、漸漸地,我開始試著去了解他們,我停止只待在被預定好的橋段與情節,就像某位大人一樣,我研究起他們。才發現,原來這微薄的市場多半還是需要靠著non-gay們來維持,那些取悅男人或是被男人取悅的謎片主角們,並非真的對那種事情感到喜歡。


一句話,為了生計。


開始面對了真實面,才發現我並不討厭自己這樣戳破自己的美好,我反而覺得這樣很好。就像最前面說的那樣,再美好不過是都是虛構出來的。他們比起刻意建立官方CP的偶像團體還要更真實,因為那也是必須的,畢竟工作就是如此赤裸;他們也不諱言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其實真的很痛」諸如此類的,「但是是工作必須得做」的無奈敬業精神。


也許會說,既然這麼難受何必要勉強自己?多半都跟金錢有關,你必須要先有一個觀念就是:人永遠不會跟錢過不去。


然而在這樣的前提與背景,也是有non-gay並不排斥,「雖然是non-gay,但是跟男生做起來真的也很有感覺,而且很爽。」也還是有這樣的評語。


當然,深入這個世界裡也還是有腐女痴痴盼望著某一對被公司塑立起的CP可以真正地交往,舉出一個例子就是Nagi跟Sho,兩個都是non-gay,但是最後的最後,他們的情感路線變得撲朔迷離;Nagi好幾次好幾次表白、好幾次好幾次不諱言地說自己很喜歡跟Sho做,甚至說出了「跟其他人還是會不舒服啊,但是跟Sho就不會有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反而很爽。」這種逼死人不償命的話。


Nagi跟Sho的故事曾在Sho決定離開謎片漂白重新開始人生的時候嘎然而止。


而公司十分看好這一對,粉絲也痴痴地等著,但不知什麼樣的原因導致Sho有回歸小小一陣子,只為了Nagi而回歸。在被堪稱是結婚式的見面會之後,Sho就再次消失,不再出現過了;在那之後,Nagi跟元公司的製作人崛起,他們不再為公司而活,而是為了愛著他們的粉絲而活,然後各處的挖角,建立一個叫做Boy's Lab的公司,成員也包括Sho離開後拿來填補位置希望能創造出另一個跟Nagi絕配的CP男二,因為元公司的緣故,Nagi不再叫做Nagi,而叫夙。


而Sho呢?這兩人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這也只有去過Nagi的店裡的人才知道了。


另一對就是我親愛的店長,Toshi,這孩子感覺一路上都是愛上不該愛的直男讓自己痛苦。一次偶然的搭配,卻奠定了他跟菊池哥哥的虐愛CP,公司為此創造了只屬於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以彼此的真實身分,而不再是系列作品裡的哥哥與弟弟。


一路看到Toshi走過來,你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這貨對菊池的感情很深,很真。好像他早就知道菊池選擇的不是他,可是他卻甘願、如此心甘情願地,假借拍片而暴露出自己對菊池的情感;他並不求菊池能跟自己交往,他只是不希望菊池會因為作品的完結而又再次離開自己,所以他們只好,拍了一片又一片、演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又是再傷了自己一次。


我想Toshi不會有Nagi那樣的氣魄,第一他待的是大公司,第二Toshi是念舊重感情的人,就算這公司最後又讓他跟某個人塑立起另外一種CP,他應該也離不開。只因為這裡,這個地方,是他第一次認識菊池的場所。


你要知道,你得知道,那些一輩子愛不到的,才最該去深愛著。


雖然謎片真的很吸引人,但有時候我還是很喜歡那種曖昧情愫在空氣中流動的感覺。自從看過《美少年之戀》之後,我也漸漸地挖掘同志電影、電視劇,但可惜台灣對於同志偶像劇沒有那個本事砸下資本去當那個拓展者;我看過《喜宴》、《斷背山》、《霸王別姬》,這些我曾以為是恥度最開的同志電影,長大之後發現網路真是個好東西,我開始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故事背景、角色設定的同志電影,只是很抱歉至今我仍不想看《藍宇》,不知道為何,就,不想看啊怎樣。


一開始我只敢假借老母名義去租片店租歐美系列的同志電影,在那之前我一直深信著國大地大人也一樣高大的美國對於這種議題應該見怪不怪了,直到看了某部,現在真的忘記名稱了,故事描述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跟著教會活動去了洛杉磯,然後認識了住在隔壁的同性戀;一路上他從覺得反感、噁心,到接受這樣的人在周遭走動,直到他發現了某種不同的情愫。


電影裡有一句台詞,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大概是「如果我們現在就錯過彼此,那豈不是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如果我們現在不相愛,那以後要怎麼悔恨這一切?」


如果沒有愛過,又怎麼會恨?
如果沒有恨過,又怎會知道愛的美好?


其實我忘了最後他們有沒有在一起,也許有,也許沒有。


然後我發現其他國家拍攝的同性戀相關議題都會偏向陰沉、黑暗,負面的議題,他們更多的描述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愛;而在於人性之間的勾結。我忘記是看過的哪一部法國電影,看完之後讓我深深有這樣的感覺。


然後回過頭說說日本,謎片之國日本,他們對於男男女女之間的描述其實並不輸給美國,但題材大多都是援交、包養、禁忌的師生戀,然後結局某一方不是步入死亡就是殘疾;一開始我真的不是很滿意,因為像這樣類似相關故事背景的作品實在有點多,甚至讓我覺得根本是在暗諷同性戀都不會有好下場。但轉個念想,也許透過不同的角色背景,它們唯一想要表達的意境只是『無論故事的結局主角們承受了什麼,他們都願意去面對。』


唯獨愛,才有勇氣面對殘酷。


而我發現我好像偏愛看泰國的同志電影,《曼谷愛情故事》、《遑羅之戀》、《兄弟情人》等等,在我的印象裡泰國本就是性別難以分辨的國家,那些男孩們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不惜一切改變自己的外觀,並不是他們想要身材去誘惑男人,而是找回內心自己該屬於自己的模樣;而泰國的同志電影卻很少是以人妖為主,通常都還是兩個男人因為某種情愫而勾勒出淒美難忘的愛情。


《遑羅之戀》的經典台詞是最後,「我可能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並不代表我不愛你。」一句話哭倒所有人。


而《曼谷愛情故事》裡的黑道與臥底,原本該是如此平淡的角色,但男主角背負著從以前都不肯面對的事實、來自家庭裡的龐大恐懼,他被迫自己得變得更陽剛,才能去抵抗,他不甘就這麼被欺負,於是他必須變得比誰都狠毒;而那個人卻如此突然地闖進他的悲慘人生,而故事的最後,雙眼重獲光明的男主角落著淚,『我把戒指放在最靠近心臟的地方,好讓你明白我的心意。』


那個他從不肯脫口而出的愛戀,寧願痛苦一輩子也不願坦承的心意。
『我愛你。』


反觀《我的兄弟情人》更平淡,一個彼此都是再婚而組織的新家庭,哥哥討厭新來的弟弟與繼母這種幾乎都在現實生活上演過的戲碼。哥哥不停地傷害弟弟,而弟弟則不停地原諒哥哥,只因為他不想失去他;而哥哥把路走歪了,他發現更多的是愛而不是親情,能夠有個愛自己的哥哥,本身就喜歡他的弟弟沒理由拒絕。


那場學校活動,弟弟被打扮得好生美麗,宛如就是個女孩兒,而哥哥也意識到了,自己生活的校園裡有更多人跟他有同樣的想法。他想要弟弟是他一個人的。
在許多的誤會與誤解之後,這段愛情在發生意外後停止了。


以為會是哥哥失去了弟弟痛苦一輩子,但故事的最後卻是弟弟失去了哥哥;一路上哥哥是怎樣的霸道不講理、是怎樣的專制蠻橫,而到了最後,他還是愛得如此自私,只因為他不願成為那個徒留在人世獨自傷悲的人。


愛一個人,並不是把他困在自己的身邊,這個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懂的。

 


回頭說說台灣的同志電影,《盛夏光年》、《刺青》、《十七歲的天空》、《當我們同在一起》等等,我覺得台灣的作品並沒有偏向於某種設定,但你也無法完全投入在那種其中,最讓我有感覺的是《盛夏光年》,我連小說都看了,哭死。也許還有其他作品但我真的沒有太深入探討台灣的同志電影,第一多半的台灣人痛恨同性戀做不出既有的市場,第二因為市場太冷門、需要強大的卡司撐場,但有那些演員適合呢?老實說我想不到除了張孝全、楊祐寧、范植偉這些拍過的人之外,究竟還有誰適合?


但離奇的地方就是,那些大學拍的同志相關的微電影卻比花費高成本拍攝的電影還要好看,如果同時拿出《盛夏光年》與某一所大學拍的微電影,我寧可選後者。


就少了那麼一點真實感。


好吧我想也許真的是我自己本身對國產的同志片深入不多,所以亂嘴砲,但不可否認《孽子》是我看過最好看的連續劇。清楚地刻劃出那些深埋在內心的愛恨情仇、每個角色被描繪得鮮明清楚,這是唯一不含糊、對我而言最真實最有共鳴的台灣同志連續劇,再來就是六月主演的《逆女》,她的愛恨分明、她的天真無邪,還有永不回頭對愛情的追求。


我深深為這兩部台灣同志連續劇感到驕傲,因為就連謎片之國日本都尚未有如此擺明的日劇,傑尼斯的美少年形象太深植人心了,所以看著一對美少年搞搞曖昧、有意似無意比擺明就是同性戀還要好看,因為我實在想不起日本究竟有哪一部日劇是以同性戀為主題;而美國早就以《同志亦凡人》打開同志影集的篇章,好啦其實是我只知道《同志亦凡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部影集,然後一直到近期HBO原創影集《Looking》,老實說,雖然不比《慾望城市》那樣華麗,但有點類似了,同樣闡釋閨密們在城市裡尋找真愛的故事。


然而在近年來,各個國家漸漸地打開了對同性戀的世界觀,奮鬥了幾十年後終於有人開始正視同性戀婚姻的重要性。《再見,我的新郎》是用最真實的一面去擊倒那些吵著教義吵著審判的人的嘴臉;《再見,我的新郎》我最先是在Youtube看到的,我哭得哽咽,哭得傷心,那種彷彿你仰天吶喊著呼救,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伸手拯救你。


他們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上帝似乎也聽見了他的呼求,在基督教觀念非常深的美國,紐約,那些愛著男人的男人、愛著女人的女人,終於,終於能在上帝的見證下立下婚約;很久很久以前我曾說過,只要美國通過了同志婚姻、崇洋的日本肯定也會跟上,再來台灣也會蠢蠢欲動。


終於,上帝也聽見我的聲音了。


最後,還是要談談同樣都是因漫畫或網路小說改編而爆紅的電影跟連續劇,中國同志喜劇《類似愛情》及小鮮肉就是一切的泰國校園同志連續劇《Love Sick》,其實也就是某天我下班很無聊、想說隔天放假來看一下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同志電影,於是就去了Youtube。其實我很常這樣找電影看,通常都鎖定日本,然後看了由知名漫畫《どうしても触れたくない》改編的電影,其實看久了日本的同志電影,心裡的悸動變得很少。


同樣都以淒美的輕音樂為主,主角依舊陰柔、美麗,但扮演攻方的男主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救贖者,他們同樣的身分背景,同起同坐,就連身材也無須要求多美好。老天我記得以前齊藤工演的時候身材很好欸。其實我覺得,日本的同志相關題材多少應該也奠定了市場,真的不需要再如此的平淡無奇、陰暗無光,《愛の言霊》也是,雖然是穩定的交往但就還是覺得很陰沉,《愛の言霊2》是有感覺到想要陽光一點,但,演起來實在太二了(汗)


唯一陽光無比搞笑力十足卻分不清攻受的大概就是我忘記名稱了,同樣也是漫畫改編的同志電影,很可愛很好笑而且很白癡,那應該是我看過日本拍過最陽光氣味的同志電影了,是說Youtube搜尋不到了這樣,而且還是近期才看到的,有機會再找找好了。


總之在看完《無法觸碰的愛》之後,我意外發現了《類似愛情》,一開始要點開時壓力好大,因為我真心地沒有認真接觸過中國影視,我對他們的演員根本不認識,而且《藍宇》給我的影響力好大我到現在仍無法平復;但總而言之我還是看了,看完之後欲罷不能,然後才發現之前有看過某位在FB的同志好友張貼過網友剪接的自製MV,而且《類似愛情》完全又把我的世界觀掰得更開了,恥度也大開了。


在拍攝親密戲的時候多半都以借位唯美的鏡頭看過,然後放著帶點情慾的背景音樂這樣,然後鏡頭會適時地飄開。但,它們不是,先不說垂哥的屁股其實有點下垂這件事,整個體位走向非常講究、那滲出汗水交纏的身軀、甚至還隱約聽得到麥丁的呻吟,觀眾的心臟其實沒有很強我真的漏了一拍你知道嗎?


這真的,真的,真的是我看過最Open的同志電影,撇開《Looking》美國影集之外最放得最開的電影,雙腳都掛上去肩膀了你知道嗎?


看完電影我情不自禁地跑去看了小說,深入這世界久了之後你就會知道,真人拍攝的尺度總是比漫畫小說來得含蓄,就如同你問酗酒病人:你一天喝幾杯?他回答你:兩瓶啤酒一樣。


你必須去放大兩三倍才行。


果真小說版完全沒辜負我的期望,而且小說版把麥丁對於安子晏的描述得更讓人了解。人都是喜歡美麗的事物,這是麥丁對安子晏產生好感的出發點;以訛傳訛的人言可畏造就了麥丁對於安子晏這般謎樣男子的崇拜;高富帥成為平凡無奇麥丁對她更加嚮往。
將它們加總在一起,於是成為了麥丁對安子晏的愛。


那,安子晏一開始真的喜歡麥丁嗎?電影並沒有太多的部分是描述安子晏的部分,多半都是麥丁牽動著觀眾的心情,不過,這也是麥丁讓安子晏一步步接近他的原因;他很真、活得很真實,電影裡目前只有提到安子晏的姊姊,但多少隱約看得出也是個生活在殘缺家庭裡成長的公子哥,所以麥丁,傻麥丁,成為了增添生活樂趣的調劑品。


我想第一次安子晏主動要抱麥丁純粹好玩,說交往也是為了好玩,但麥丁怎麼會是用玩的心情去面對安子晏?


這樣一吵一鬧、一打一唉,兩人也就這樣下去了。

 


類似愛情般的在現實生活中生存,麥丁期望著一躍成為富豪,而安子晏卻說了「就算我沒錢,我也有本事養活你。」如此語氣堅定的說。

 

 


我花了好多時間才從安子晏與麥丁的故事走出來,然後這幾天又被轟炸了泰國校園青春同志偶像劇《Love Sick》,同樣之前在Youtube有看過沒有中文字幕的,因為實在聽不懂在說什麼所以瞬間放棄,直到同樣也是那位同志好友張貼出來,我才厚著臉皮求網址。
然後秒入坑。


因為現在在播第二季,而我又重頭從第一季開始看,實在是有點吃力於是我先看完了小說。所以可能會把小說版跟影集版混著講這樣。


老實說,在看第一季第一集的時候,我實在不懂為何這會被歸類到同志,想說「啊~大概也就是像花樣少年少女那樣的等級了」,結果我發現影集版裡Pun對於No的伏筆,也就是他看著派對上No的照片笑的時候,才願意接受這是同志影集;但是在小說裡伏筆埋得更深、更沉,隱藏得你以為Pun真的只是為了經費而跟No協商,在不知不覺的情感流動產生不同的情愫這樣。


他們倆個對彼此都有一樣的解釋。No眼裡的Pun,優良學生、帥,待人和善,即使是有錢人也不曾擺出高姿態,他謙卑得讓他成為很好相處的人,而且對待朋友都很認真;Pun眼裡的No,是個每天都活得很自在、很歡樂的人,他從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導致常常忍不住爆出粗口,但這也僅僅說明他是個很真的人。這樣的No是他所嚮往的。


因為他內心深深埋藏著某種無法也不願說出口的秘密。


兩個人是那樣陰錯陽差地達成了這場協商。即便No真心地不願意,但他更不想讓學長們辛苦經營、傳承到自己手上的音社因為付不出鼓錢而被人糟蹋,可我仍然很想說的是:那鼓最後就是Pun幫音社買的囉?


從片頭吵到片尾、從小說一開始到結局,沒有人再去追問學校是否有撥出那筆經費,而Pun哥就這樣幫學校把錢還給Earn,結論:鼓是Pun買的。你們這樣合法嗎學校?


在影集裡No對Pun的感情真的是一步一步走著,也許,是被Pun逼著大步大步地走著。在兩人各自約會偶遇、Pun主動伸出手與他十指交握,逼得他不得不再去面對問題、挑戰問題,因為我想他應該很討厭那種欲言又止的感覺;是朋友就該把話說清楚,就算再不願意去面對,那都是我們彼此心照不宣的情感。


在朋友面對總是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Pun,意外的是個不敢面對自己的膽小鬼。他無法讓自己先跳脫自己設計好的框架,不是他不願當那個主動的人;而是自己再卑鄙、再膽小,他也不願意就這麼失去No這個朋友。就算一輩子都只能用"朋友"相稱,這對從不敢正視自己的他而言,已是最美好的了。


而No卻沒有這樣想,於是他大喇喇地跑去找了Pun,明知道現在的他們肯定說不出什麼好話,但跟哥兒們相處一樣,有誤會就解開、有爭吵就講開,這世界沒有什麼是說不過去的,只是這麼一講,No把一直隱藏很好的Pun抓出來了。


「如果拋開所有的理由跟藉口還有身分,你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在說出這句話之前,Pun並不認為No對自己也是有感情的。他只害怕自己會被拒絕、會被討厭、會無法再成為No的哥兒們,他害怕自己的人生再也沒有像No這樣時常帶給自己陽光的人了,於是他脫口說出了,「我想要你。」


一句來自被自己深藏在內心已久的感情流露,他們仗著年少輕狂、憑著來自情慾的衝動,然而在夢醒之後,No卻害怕了。他是如此直性子的人,他不像Pun那樣能安靜地藏著秘密一聲都不吭,他想著如果就這麼順著彼此的情感走下去,總有一天得跟兄弟們坦承、總有一天得跟家人面對、總有一天,他又是個如此藏不住秘密的人。


而當慣了那樣的角色的Pun,對他來說不痛不癢,只要No在自己身邊、只要他肯待在自己身邊,是怎樣的形式他都無所謂;然而因為是No,因為是那個自己一直在內心愛戀著的對象,他覺得,他必須對No誠實。


他能夠欺騙這世界上所有的人,唯一的是不想欺騙No,我想這也是為何他會把自己跟Em發生關係的事情告訴他。唯有面對真愛才想讓對方看見最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相愛了才有意義;我覺得Pun可能以為No會接受這樣的形式,但他拒絕了,他們萌出的愛苗瞬間被踐踏。

 


你還記得嗎?一開始的No是想讓Pun帶著他遠走高飛的。


但他被迫面對現實層面上的種種問題,最後被Pun的直白給打倒了,他才發現,原來相愛的兩個人也無法抵抗殘酷的事實。他願意選擇退出、忍痛地,我想他應該也認為自已過幾天就會好了,只不過是操蛋的年少輕狂罷了;而Pun並不是這麼想的,因為他已決定只對No誠實,他便不想再去隱瞞自己對No的感情,即使這經常造成No變成兄弟間的笑柄。


一直到Golf對著No揭開了Em的真面目。


感覺就像是被老天擺了一道,彷彿老天此時此刻正在上面嘲笑著他與Pun的被迫分離的那晚。


從那個時候No才開始亦步亦趨地接近Pun,我想一方面是為了不想看見Pun受傷,另一方面是,也算是漸漸地面對自己的感情了。就拿影集裡喝醉的No掉進水裡,然後看見對自己伸出雙手的人是Pun時,那讚嘆般的笑;Pun並沒有因為離開自己、他仍在自己身邊,他一直等著要伸出那雙手,把困在倫理道德裡的No拉出來。


然後No這才意識到了,原來不管自己走得多遠、跑得多遠,Pun一直都在自己身邊。愈是這樣想,他就愈無法像Golf那樣傷害Pun,從來藏不住秘密的他,為了守護這個男孩兒,他試著學習藏好秘密;Em一直是他們之間的問題,無論對於Pun還是No而言,然後中間再安插一個Earn,那個一直痴痴守著No的傢伙,小說裡並沒有述說Pun到底跟Earn說了什麼,但他對Pun而言的確是個構有足夠威脅力的人。


就像那次的紀念項鍊一樣,他深怕不忍拒絕的No會就這樣對Earn產生感情,他害怕No最後不再選擇自己,他害怕到最後,他們有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了。而No立馬給了他一個當頭棒喝,用了最俗氣的台詞說出了最具有說服力的表白,「我不是誰都可以的,我喜歡的男生只有你。」影集裡他們在這裡初次奠定彼此的感情、第一次如此鮮明地表現出No對於Pun的情感,在這場表白作為分界點,他們開始以手機傳情。


從一開始都是Pun對No表現自己、表明自己的情感立場,但No從未正面回覆過任何一次,總是打著哈哈或者是害羞地不願意回答。而在這樣的分界點上,影集版以手機作為明顯的表達;你想也奇怪,如果彼此曖昧的話,為何不用手機來傳達愛意?


並不是因為害怕被女友發現、被朋友誤解,而是要明確地表達出No其實他一直都不願向Pun那樣,心裡愛著一個,嘴裡卻愛著另一個。如果最終你必須選擇的人不是我,那我也不會因為曾經有多曖昧、有多纏綿而傷心落魄,No不願糟蹋自己對於愛情的渴望,即使對象是Pun他也不想,這也許也是他為何能夠如此堅決又不厭其煩地拒絕與Yuri發生更進一步關係的原因。


而當他發現Em的秘密之後,他猜測著結局不會是好的,也許、是也許,也許他還是有可能再跟Pun相愛的。所以當Pun發現了他手機裡的影片時,他只懊悔自己是用這種方式讓Pun發現,並不是懊悔自己為何沒把手機藏好;總有一天會說的、必須要知道的,No早就料到那不會是個很好的過程。


這或許是他選擇先告白的原因,為了讓Pun知道,他還有自己的存在,千萬別忘了。


小說裡在闡述Pun、No、Em、Yuri各自兩段感情的開始與結束,只有Yuri是唯一該心疼的孩子。但我也很慶幸作者最後還是讓No跟Yuri當回朋友,也許比起愛情,友情會更適合他們。

 

而小說裡Pun對於No的伏筆深藏到直至番外篇才坦承,老實說我當初為了找所謂的番外四篇找了好久,本來想放棄得但最後還是成功了。而番外最後一篇《禁忌的事》,它很簡短卻重頭赤裸裸到結尾,可也說明了No對於Pun從頭到尾都沒辦法透露出的最直白的愛戀;至於影集版,老實說它真的塞進去很多東西,但鋪陳我想目前為止還…好,雖然有時候像那種No明明已經喝完豆漿到最後杯子卻還剩一堆、還有虐情之手那裡,No原本是用右手拿書包,可是特寫的時候已經換到左手拿書包這種感覺就是NG幾百萬遍到導演都快吐血以至於沒有處理好畫面的地方,都覺得拍攝現場一定很歡樂很可愛。

 


最後,影集裡的Art根本主角光環太強大了啊怎麼不是選他啊他一出現我眼睛都跟著他跑了你知道嗎XD

 


至今影集版只到了第二季第十六集,其實我私心地希望他只要演到聖誕表演結束,Pun願意放下Em的事情跟No求交往那裡就好了。停在這裡是完美的,無須再交代兄弟們將如何看待他與Pun之間的情感、也無須再表達No對Yuri有多抱歉,因為,


Our Love is Sick!!

 


我也希望哪天台灣也能播出如此青春陽光的同志偶像劇,而不是執著於同性戀=負面的議題。如果我們都想試著改變這個世界、試著讓彼此接納,我們需要更多的是正面的傳播,而不是痴痴地圍繞著政治法律議題,爭取同志婚姻合法化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向積極的傳播,最終彼此還是互相誤解著。

 


最後再說,同性戀的愛情,就如同你我的愛情,我們必須也一定是平等的。

arrow
arrow

    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